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文/郭姿均(迷迭香花園創辦人)
原文刊於康健雜誌
您知道用次級精油可能傷肝腎嗎?甚至會致癌嗎?有些精油混裝過加入塑化劑(讓精油更香,或存放更久,但嗅覺好的人多比較即可分現有差異)或香精,有些高價精油其實也是魚目混珠,市售精油參差不齊,很多人花大錢買次級品,迷迭香花園教你判斷精油及純露品質,你知道買到的是次級精油還是頂級精油?快來看精油金字塔及分級表! 🌸🌸🌸更多判斷技巧請見文末
2014年夏天,我赴美國上純露與精油的短期實務課程,地點在偏鄉有機農場,開車來回200公里才有超市,三餐都是農場請人外燴供餐,所以行前注意事項中,特別叮嚀學員必須準備好自己必須生活用品。由於農場同時位處印第安保護區,在開車時還曾巧遇正在過馬路的野生火雞,徐徐踱步。
課程參加者來自美國各地,有臨床護理師、也有芳療師,還有很多人擁有農場,同時本身也是蒸餾業者(distiller), 他們來自夏威夷、加州、奧勒岡州、華盛頓州、賓州、紐約州、阿拉斯加及加拿大等,我是唯一來自亞洲的華人,大家花費高額學費想學古法精煉的芳香技術。
我們分組每天採集並萃取植物,幾天下來我們共蒸餾九種植物:薰衣草、檸檬百里香、檸檬馬鞭草、德國洋甘菊、歐蓍草、一枝黃花(Goldenrod)、蜜蜂草(Bee Balm)、玫瑰天竺葵及花旗松。上圖的薰衣草即上課現場,是法國原生種的"真正薰衣草",因無品種改良過,所以高度及顏色均不同。
我們採用古法講求慢工細活的銅器來萃取(如封面圖),不同於市售多數的精油與純露是以不鏽鋼來萃取。銅器萃取能夠除去重金屬,可使精油的氣味更具層次感,純露的口感較溫和順口。但有些植物本身因含抗菌成份如「香芹酚」,即使用銅器,仍保留來自香芹酚的辛辣口感。
世界最頂級的精油與純露都是以銅器萃取,因過程中銅器需要不斷降溫及保持低溫,所以銅器萃取的精油與純露產能較少。而不鏽鋼是以高溫加壓的方式生產,產量較高。目前發現最早的精油萃取器(alembic)就是銅器手工鑄造,考古學家曾在賽普勒斯發現被地震掩埋具有四千年歷史的萃取器。
所謂純露Hydrosols (歐洲人慣稱Hydro late),標準方式是1公斤的植物,加上3-5倍的水,共同蒸餾,水過多則過於稀釋。最好不要用自來水,因為是死水。由於純露需可食用所以水質必須經過有機檢驗通過,檢測重金屬、硝酸鹽、硫磺,篩除農藥(很多農藥易溶於水,在蒸餾時殘留於純露中)。
經過數小時後,植物遇上水蒸氣反應,植物中的微細化學分子透過蒸餾後,冷卻凝結成純露,以水滴速度,慢慢產出純露,浮在上面的是精油,而純露中含有極微量的精油,過程中,每15分鐘品嚐不同階段純露的口感及檢測PH值及溫度,可知滴滴精華得來不易。
自從我參加過實務課程就能理解為何精油價差為何如此之大,我分析以下因素:
1.生產方式:有機農場因無法用化肥、除草劑及農藥,產量較少。而且需要休耕與輪種。一位有機薰衣草農場業者告訴我,25英畝 (約十甲地)一年只能生產250瓶450ml的有機薰衣草精油。
2.採收方式:人工採收薰衣草,一旁還有很多忙著採蜜授粉的大黃蜂及蜜蜂,除了要小心被叮咬,還需使用剪刀將頂端花穗剪下來。採集洋甘菊最辛苦,要用指尖一朵朵掐採花朵。當時我們五個人花費一小時才採收2.7公斤,僅萃取不到1ml精油、2700ml的純露,所以洋甘菊精油售價極高。
3.萃取方式:我們同時比較用銅器與不鏽鋼萃取的薰衣草,發現銅器萃取的精油與純露氣味較濃郁,不鏽鋼萃取口感比較辛辣及刺激,因不鏽鋼萃取法會保留較多的化學結構「萜烯」。
4.植物本身:與植物的精油腺體分布有關,精油腺體多,產量也較多,如薰衣草花朵與葉子都有腺體,而檸檬及柑橘是以外皮萃取,所以來源多,售價也較低。以困難度高的香蜂草而言,有時4.5公斤才生產1ml精油。學員中有人經驗分享:曾用36公斤香蜂草,卻仍萃取不到1ml。所以精通此道的人就會知道香蜂草精油常有摻假的問題,混雜了檸檬及薄荷,真正的香蜂草精油1ml常要價上萬元;玫瑰精油也是如此,兩千朵才萃取一滴,1ml玫瑰精油要價數千元。一位日本芳療師訪台時跟我透露:連日本都曾發生玫瑰精油造假過。
5.產量:以目前最熱門種植的薰衣草有二種:真正薰衣草(True Lavender )及新薰衣草(Lavandin Grosso ),真正薰衣草因為口感順口能夠入菜,並製成調味鹽,但花穗比新薰衣草短,精油產量只有新薰衣草的一半。
另外,精油與純露的產量受限於當時的天氣狀況如濕度、溫度,所以即使相同農場每批產量及成份分析也會不盡相同,因此國外視精油與純露是Handcraft (手工的結晶)。
知名的芳療作家蘿絲(Rose )曾指出,普羅旺斯生產的薰衣草比較會有類似樟腦氣味,而加州生產的新薰衣草反而有香甜、柔軟及草本的氣息,而有些薰衣草含有少量的「borneol」,有助促進免疫系統功能, 有些百里香也有此結構叫做龍腦百里香。
6.包裝:包裝上的有機證明標示,必須每年受審,需要行政費。大容量比小包量便宜,尤其有機農場若採人工裝瓶,購買大包裝較划算。國外的純露業習慣用透明容器包裝,可以觀察純露的品質是否有被汙染或變質。
7.行銷:直接與農場購買品質較新鮮,但售價未必較低,反而大批蒐購精油來源的品牌業者價格較低,但品質不穩定。
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成份。有時有人會以花水(Floral water)來稱純露,有些業者是以微量精油加入純水及乳化劑當做純露販售,事實上真正的純露在蒸餾階段有很濃郁的香氣,但分子結構是一直在變化,裝瓶後,以及遇到不同的溫度及環境保存時,口感及氣味會不斷改變。
洋甘菊純露其實並沒有香味,甚至還會有些豆製品發酵味道;獨特的天籃色也會隨著時間變淡。但有些業者會避免消費者誤解,常加入精油或香料,讓純露變得有香氣。
所以叫做什麼名稱不重要,而是要留心成份組成,純露的Ph值常在4.5-5.5間,若超過7,一定是被稀釋過。
下圖是多年經驗及研究分析出精油品質金字塔及判斷表格!